速览!通辽市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通达融媒 2023-02-10

速览


通辽市招商引资

三年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不动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延链补链强链效果明显的项目,壮大全市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工业产业“升级版”,推动现代化通辽建设取得新突破。



主要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总量新突破,签约项目开工率再提升,到位资金增长再提速,标准化厂房建设规模再上新台阶,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实现新跃升。

到2025年,全市力争引进超千万元项目1800个以上;签约项目开工率保持在50%以上;到位资金总量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新增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并达到一定投入使用率。




重点任务

明确招商主攻方向

聚焦主导产业,树立链式发展思维,将造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作为主攻方向。

动态调整和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科学谋划和包装一批主导产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出台产业扶持政策。

紧盯产业集聚重点地区,力争通过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带动本地区产业向集群化延伸发展。

创新招商工作方式


深化产业链招商

全面推行落实“链长”制度,研究绘制“两图、两表、两库”,注重加强项目落地适应性分析和项目竞争比较性分析,持续用力延链补链强链。

依托现有企业以商招商

积极引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细分领域“小巨人”企业,支持本地企业通过合作、参股等形式以商招商。

注重专业招商

主动加强与各类机构的合作,通过设立商会“驿站”、聘请招商顾问、特聘招商员等方式开展精准招商。

开展大数据招商

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

鼓励国有企业参与招商

积极参与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项目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项目建设运营管理。

织密招商信息网络

挖掘各地内蒙古商会、通辽商会的“老乡”资源和校友会资源开展招商。

组织召开和参加行业论坛、年会、展会、座谈会等活动,有针对性开展地区和产业推介。

组织举办专场招商引资签约推介活动,常态化举办“鸿雁回通”主题峰会活动,吸引域外资本来通辽投资兴业。

建立完善“飞地”政策

推动和鼓励各旗县市区将本地区缺乏要素保障、难以布局和落户的招商引资制造业项目,以“飞地”模式易地落户;

选择最适宜旗县市区布局引进的产业链配套项目,凡异地布局项目一律按“飞地”模式核算经济指标和收益。

坚持“熟地”供应,按土地综合价格,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落户项目。

“飞入”项目的投资、产值、税收等经济指标和经济收益由“飞入地”和“飞出地”按一定比例分享,各类要素保障由“飞入地”统筹安排。

支持有条件的旗县市区规划建设“飞地片区”,“整建制、成体系”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

支持各旗县市区做强做大重点工业园区,确定一批“飞地经济”园区,有效集聚制造业项目。

鼓励县域间、园区间错位发展、互为“飞地”。

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提升考核工作科学性

减少项目签约数量在考核评价中所占比重,提高项目落地、实现到位资金权重。

不断总结经验做法

根据地区、产业特点制定差异化考核参数,以公平公正、真实可靠的考评结果兑现奖惩政策。

注重项目跟踪服务

着力解决“重签约轻落地、重招商轻服务”等突出问题。

全周期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标准地”、“用地清单”改革。

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强化“免证办”、“一次办”和“帮办代办”等服务。

建立完善服务企业会商沟通机制,畅通差评和投诉问题调查整改反馈渠道。

营造公平法治环境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切实提高政府综合监管效能。

强化诚信政府建设,严格兑现符合条件的承诺政策,营造重诺诚信良好氛围。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健全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压减民商事案件审判执行时间和成本,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加强招商要素保障

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切实盘活存量土地。

落实能耗“双控”弹性管理政策,推动能耗、煤耗等指标更多向先进制造业倾斜。

统筹水资源配置,谋划园区统一供水工程。

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源网荷储和绿电替代,打造工业园区电力成本洼地。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有效供给。

营造招商浓厚氛围

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不断扩大提升通辽市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浓厚氛围。




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

市旗两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研究部署、带队招商、参与重大项目洽谈。

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牵头抓好项目谋划、对接洽谈、签约落地等工作。

市委、市政府每年年初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1次调度会。

强化工作落实

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

各旗县市区和承担招商任务的市直部门单位要切实承担招商引资主体责任。

强化招商力量

各旗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配齐配强招商工作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打造专业化招商人才队伍。

针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要落实领导包联制度,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强化考核激励

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绩效奖励办法,将考评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按照有关规定,对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地区和部门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招商引资工作不力的地区和部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严格落实自治区党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有关措施,保护和激发干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来源:通达融媒 编辑:张剑锋